今年来,市残联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作风,创新服务,服务方式“沉底、前移”,服务手段“贴心、贴人”,服务效果“满心、满意”,全市残疾人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个“七彩梦”,解脱了残疾人行动和生活上的“梦魇”。今年3月份,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市残疾人辅具中心到12个县(区)组织开展“七彩梦”儿童辅具适配活动,先后为245名重度残疾儿童适配了辅具。6—7月组织开展重点县(区)残疾人辅器适配和助视器现场验配活动,采取上门适配和验配的方式,为田阳县、德保县共10个乡镇、50个村的重度肢残和低视残疾人适(验)配辅具,共免费发放轮椅、助行器等残疾人辅助器具856件,发放便携式助视器、高倍眼镜等低视力助视器具322件。8—9月实施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集善工程--听力助残”助听器项目,为田东、隆林两县140名听力残疾验配助听器。据统计,至10月底止,整个“七彩梦”活动共为1500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因残疾而导致行动和生活上的困难。
两个“首次”突破,展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功。一是主动请示,加强协调,经20多天密锣紧鼓的筹备,全市27万残疾人盼望已久的“百色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终于在4月15日在百色城隆重开幕。共有177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产生64枚金牌、32枚银牌和31枚铜牌,为残疾人自强自信自立和选拔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平台。正因为是首届运动会,加上时间紧、单位人员少,参赛运动员特性突出,需要提供精细的服务,对筹备工作、赛事组织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会党组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加强协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了首届残运会如期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二是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首度开展的重度残疾人家庭护理补贴发放工作。重度残联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是自治区、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涉及对象人数多,覆盖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且残联系统人员少,但全市残联系统广大干部全力以赴、走村串寨,攻坚克难,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市30804名1108.84万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2.4%。
三个“光明”行动,体现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情怀。今年来,市残联与市政协办公室认真配合,积极联系社会资助康复项目,为残疾人谋福祉。一是开展“《读者》光明行动”项目,今年3月底筛查输送了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等县96名弱视儿童由全国香港政协委员冯丹藜女士资助到北京进行康复治疗。二是开展“神州光明行”项目,今年8月底组织右江区、田东、那坡、凌云等县150名白内障病人由香港麦罗武慈善基金会资助到市医院免费手术治疗。三是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行动,至10月底止,共为50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让她们重见光明,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四个“阳光”项目,提升了残疾人服务质量。一是组织实施“阳光助学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资助项目”和广西残疾人助学金项目,为全市718名特校学生提供资助,资助经费共51.46万元。组织实施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子女接受高、中等教育助学项目,共为62名残疾学生资助12.6万元,为233名贫困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56.85万元。二是实施“阳光家园居家托养”项目,共完成“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1700人,每人补助1000元,共投资170万元。三是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全市投入资金125万元共建立14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带动12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四是投入180.8万元组织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党员扶温暖同行’项目”,帮助2260户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作风建设在路上,为民服务在前头。为残疾人服务无止境,市残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为契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残疾人疾苦和需求,不断转变作风,改正作风,创新服务,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让广大残疾人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步入小康社会。